一边是特朗普在电视上高喊要拉拢三十个国家一起对付中国浙商配资,另一边是加拿大农民在田里急得直跺脚,抱怨油菜籽卖不出去,日子快撑不下去。这种对比画面,说来真是讽刺。
特朗普口口声声说是为了“对付俄罗斯”,实际上矛头却直指中国。他还放话要把关税提高到100%,一副“必须听我的”的架势。但事实证明,真要跟着美国走的国家,吃亏的往往是自己。
加拿大就是最典型的例子。去年他们学着美国,对中国的电动车、钢铁和铝产品加税,还宣布从2025年10月起对中国电动车征收100%的附加税。中国随即反击,把目标对准了加拿大最依赖的油菜籽。要知道浙商配资,加拿大超过一半的油菜籽出口到中国,2024年相关出口额接近50亿加元。
展开剩余74%结果农民们立刻慌了,有人直言:“这下完了,补贴根本不够!”在温尼伯的农业部长会议上,大批种植户表达不满,认为政府承诺的3.7亿加元支持资金杯水车薪,根本无法弥补失去中国市场的巨大损失。根据加拿大商会的数据,油菜籽产业支撑着20万个就业岗位,年产值高达430亿加元,这不是短期补贴能解决的。
更让加拿大心里没底的是,澳大利亚正与中国推进新的油菜籽贸易协议,一旦落实浙商配资,澳大利亚的油菜籽可能重新进入中国市场。这意味着加拿大在中国的市场份额会被进一步挤压。
农户们自然坐不住了,不少人愤怒地质问:“我们到底是给谁打工?美国还是加拿大自己?”地方政府也开始公开唱反调。萨斯喀彻温省省长莫伊直言,如果由他做主,会立刻取消对中国电动车的关税。他清楚地知道,美国是加拿大油菜籽的第一大买家,中国是第二大,两个市场都得罪不起。阿尔伯塔省省长史密斯则更加直白,指出美国一边喊打中国,一边背地里自己还在做生意,却让加拿大充当“牺牲品”。
在这样的压力下,加拿大政府的态度开始松动。农业部长麦克唐纳承认,政府正在认真考虑调整对华关税,总理卡尼也要求研究具体措施。更具体的动作是,加拿大计划派代表团来华,萨斯喀彻温省省长莫伊将亲自带队,议会秘书布洛伊斯也会同行,准备在9月访华缓和关系。
讽刺的是,加拿大地方官员为了稳住农产品市场忙着跑来中国,行程结束还顺道去日本,试图表现出自己在国际上依然“活跃”。可他们心里清楚,没有中国市场,油菜籽产业根本难以为继。
从这件事可以看得很明白:特朗普拉帮结伙的策略看似声势浩大,实际上漏洞百出,作用有限。各国政府并不傻,谁都知道若一味追随美国硬刚中国,最后吃亏的还是自己。加拿大的转向正好说明了这一点,起初盲目跟随,如今被现实逼得回头。
归根到底,老百姓的饭碗和就业才是最重要的。无论政府喊得多响亮,最后还是要面对现实,给人民一个交代。特朗普还在幻想拉三十个国家一起围堵中国,但结果已经很清楚: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算盘,不可能全听他的。加拿大的经历就是最好的注脚——决定政策的,不是谁嗓门大,而是谁能真正让百姓过上安稳的生活。
发布于:天津市易倍策略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